4月2日上午,Catena主编、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赖忠平,应邀在长清湖校区文澜楼G210报告厅,为师生带来题为“黄河下游平原的形成演化、洪泛改造与黄河文明”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院长王成新教授主持,学院100余名师生参加学术报告和交流。
赖忠平教授围绕黄河下游平原的地质演化、洪水作用对地貌的改造及其与黄河文明发展的关联性展开全面深入的讲解。他从地理学的多尺度视角出发,系统解析了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形成机制,并结合沉积记录与历史记录,揭示了黄河频繁改道和洪水事件在塑造区域景观和推动古代农业文明中的重要角色。此外,赖忠平教授还从人地耦合视角提出了黄河治理的方向。报告会后,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交流。此次学术报告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不仅深化了师生对黄河文明与地理环境的认知,更为区域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跨学科方法论启示,进一步推动了地理学科教融合的创新实践。
报告人简介:
赖忠平,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牛津大学克里莱顿学者。教育部地理科学教指委委员,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冰冻圈与第四纪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从事地质与环境变化研究;担任Catena主编,国际SCI刊物Quaternary Research(2010-2017)和Aeolian Research(2010-2017)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入选爱思唯尔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21年至今连续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单(进入前1%);2020至今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进入前0.5%)。在Science Advances,EPSL,GRL,Catena,JH,QSR等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90多篇。ResearchGate上H指数50。获评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都留在了学术界(高校或研究所),获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剑桥大学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奖学金等。
撰稿人:石运杰
审核人:王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