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始于2004年建立的中韩通商学院和2005年建立的管理学院,2018年在原商学院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上组建为新商学院。作为山师规模最大的学院,办学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巨大,具备充足的教育资源,致力于打造至臻至善的教育环境,为国家社会培养精英人才。近年来,商学院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路,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凝心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已逐步成为学校对外开放的窗口学院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抓住机遇 建设一流
学院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整合资源,办学层次稳步上升,建立完善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硕士点一级学科,下设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和技术经济等五个硕士授权点,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旅游管理硕士(MTA)、会计硕士(MPAcc)、旅游服务职业技术教育硕士四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形成了博士(后)、硕士、本科三级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此同时,商学院教学和研究中心等组织机构建设积极创新发展,下设信息管理系、电子商务系、工商管理系、会计系、旅游管理系和中外合作办学部六个系(部),以及MBA教育中心、MTA教学中心、MPAcc教学中心、国际MBA中心,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拥有第二专业(学位)培养资格。其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也是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支持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学院坚持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办学思路,与韩国又石大学和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合作开设物流管理与财务管理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旨在打造优质的中外合作交流平台。
近年来,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成绩斐然,管理科学与工程2003年获得山东省和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同类学科中第一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和“十二五”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012、2016年连续在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学科评估中,该学科进入全国普通高校同学科前50%,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同学科中名列第一。学院信息管理与知识工程实验室是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企业管理”学科是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与时偕行 不落窠臼
商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追求学术研究突破,大力推进科研团队建设,实施“科研兴院工程”,积极营造崇尚创新、探求真知的学术环境,大力倡导独立思考、潜心治学的良好风尚。近5年来,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主编教材50余部,发表重要学术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SSCI等收录200余篇。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0余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科研奖励。学生在校内外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40余人次获“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国家和省级奖励。
此外,学院更是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吸取国内外高校办学经验,与韩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法国等国家的10余所高校建立深层次交流合作关系,与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共有一千余名学生到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国家高校留学深造,共接收韩国留学生二百余人,共有十余名教师到韩国、美国等国高校交流任教。
坚定引领 壮阔征程
学院智库建设始终把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摆在首要位置。学院实施“党建提升工程”,以“中国视角”聚集中国实际,提供中国方案、服务中国发展。积极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符合智库运行特点的绩效评价、职称评定等制度,推动形成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科研环境。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学术和社会影响力的专业智库群,形成了较为广泛的政策影响力。商学院不断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思路、内容和方法、载体和手段,有效提升了学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学院党委组织的“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体育文化、宿舍文化”等六项文化建设,师德建设公共博客,师生党支部1+2结对共建和“与学生面对面”师生交流会等品牌活动,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同时,学院党委和党支部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党员中多人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山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余名学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院为响应学校团委加强学生工作的要求,开展多期团课培训活动,增强了各班团支部书记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还有力地推动了商学院团委建设。通过开展党支部学习交流会、培训会,共同学习先进典型,树立先锋形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使得青年党员们对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如何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有更深理解与体会,提高党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推动学院的党团建设。
潜心笃志 砥身砺行
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33人(含专职外籍教师1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8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7人。外聘高级职称的教师14人,还定期聘请美国、韩国等合作高校10余名教授来院任教。现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东岳学者2人,学校教学名师2人,教学能手6人。
学院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不断强化质量意识,系统推进课程改革、教学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校级特色专业,入围学校申报名校工程特色专业。现拥有1个校教学团队,近年来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和山东省教学改革立项3项,1人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山东师范大学教学能手。学生在校内外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40余人次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50余个团队在校级以上的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奖或科研立项,5个团队获国家级科研立项,20余个团队获校级科研立项;在2013、2014年学校运动会上勇创佳绩获得冠军;以富有国际化特色的毕业典礼为代表的一系列学生活动,受到省内外包括中青报、齐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和好评,产生良好社会反响。近年来在全国“创新、创意及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国家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山东省特等奖和一等奖10余项。
学院一向将教书育人作为头等要务,以为国家培养商学精英为己任,并凭借贴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优势,成为山东地区乃至全国商学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学院将依靠山师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先进的办学环境,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供稿审核人:魏成武
编辑:刘 阳
终审:巩 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