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生工作国际交流招生就业校友之窗学术期刊安全文明视频外院English
首页
 图片新闻 
 学院要闻 
 通知公告 
 党建思政 
 教学科研 
 交流合作 
 学生天地 
 
 
学生天地
您的位置: 首页>学生天地>正文

济南中日交流之窗举办“和服体验会”

时间:[2025-04-17]  来源:撰稿:陈小琪 王晶 初审:李光贞

  4月12日上午,济南中日交流之窗于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湖校区文渊楼A座437教室举行和服体验会。日语系本科生杨洋主持了此次活动,日语系教师王晶博士、外教松本彩花老师及部分日语系本科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我校两位日本留学生户田有亮同学和小西粧瑛同学受邀参加活动。

  杨洋对到场师生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和服体验会的流程安排。随后进入和服文化讲解环节,由日语系本科生志愿者苏睿涵、贾淑雅、李姝欣、李雨珊、许淑凰五位同学担任志愿者讲师。他们从和服的起源与发展讲起,系统梳理了古代至现代和服的演变历程,详细介绍了各个时代和服的区别。在介绍现代和服时,志愿者们重点讲解了男女和服的不同类型及其适用场合。讲解过程中,志愿者特别展示了印有“龟”“鹤”等流行纹样的和服图片,并解释这些图案在日本文化中象征长寿等美好寓意。

  为帮助参与者更直观地理解和服的穿着方式,现场播放了由学生志愿者提前录制剪辑的和服穿戴教学视频。视频完整演示了从内衬穿着,到振袖的折叠方式、腰带的系法等全过程。讲解结束后,志愿者们还现场展示了部分和服配饰,如振袖、浴衣等,并说明其使用方法和搭配技巧。

  随后,进入分组穿戴体验环节。在体验环节,到场师生分为6组,采用轮换制,每30分钟为一个体验单元,每组轮流派出一名成员进行和服试穿。每组配备一名学生志愿者作为指导,学生志愿者由日语系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担任。志愿者自3月起在外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和服穿戴练习,他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穿着技巧,还重点练习了应对不同体型穿着者的调整方法。试穿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地为体验者调整衣领位置、整理下摆长度,并协助系好腰带。不少初次接触和服的师生表示,实际穿着后更能体会到和服制作的精良工艺和穿着时的仪态要求。完成穿戴的体验者可自由活动,由学生志愿者为每个小组单独拍摄纪念照片,活动现场氛围融洽而活跃,师生们在互动体验中增进了对日本传统服饰文化的直观认识。

  本次和服体验会不仅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日本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也为日语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所学文化知识的平台。参与活动的同学表示,通过亲身体验,他们对日本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期待今后能参与更多类似的活动。

小知识:和服的起源与发展

  和服(きもの)是日本传统服饰的代表,其形制、穿着方式及审美观念集中体现了日本的历史、文化与生活美学。虽然今天的和服已逐渐成为节庆、仪式等场合的礼服,但其起源可追溯至千年前日常服饰的演变过程。探讨和服的起源,有助于我们理解日本服饰文化的发展轨迹及其与中国等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和服的原型可以追溯至公元7世纪左右的飞鸟时代。这一时期,日本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尤其在服饰制度方面,大量引入了唐朝的服装制度。例如,贵族所穿的冠服、袍服与裙褶等,与唐代宫廷装束高度相似。经过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发展,和服的雏形逐渐形成。特别是从镰仓时代至江户时代,和服的形制得以定型并开始广泛普及,尤其是“友禅染”“纹付”等染织技术的兴盛,使和服在面料、图案与礼仪规范等方面发展至顶峰,成为日本民族服饰的象征。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引进西式服装制度,和服逐渐退出日常穿着的主流。但它依然被保留用于成人礼、婚礼、茶道等传统仪式中,并不断演化出振袖、留袖、浴衣等多种类型。

  和服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了日本独立的美学体系与生活方式,也记录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

下一条:新一批实习生赴临沂开启教育实习工作 ——党建护航新征程,融合谱写新篇章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1号 邮编:2503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