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在长清湖校区文渊楼C座举办第五届“优师助航”第一场教学观摩活动。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珊珊,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王松,院长王卓,副院长张媛,学校教学教师发展中心潘婷老师,校级督导胡艳玲教授,院级督导蒋斌副教授,以及入职五年内的青年教师及其他骨干教师参加活动。活动由学院万方老师担任主讲教师。观摩课结束后,学院进行了教学研讨活动。

在课程讲授环节中,万方老师以《大学英语高级课程(2)》为讲解内容,通过四个板块循序渐进讲解。随后,贯彻跨学科融学术的活动观,设置三层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传授学习技能。课程以提升语言与跨文化思辨育人能力为核心理念,内容丰富,环节衔接自然,有机融合知识与价值,实现了显性教学与隐性育人目标的共同推进。


随后在由副院长张媛主持的教学研讨环节上,万方老师以教学对象特征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课程设计理念,通过教学理念、目标、方法及内容的全维度解析,结合课程案例详细展示了教学准备、动态调整及创新思考的全过程。在经验分享环节中,青年教师徐倩倩表示,万方老师的课堂以严谨的学理逻辑与学科特色相融合的教学设计令人耳目一新,通过有机融入社交媒体元素激发学生思辨能力,依托中国故事强化跨文化交流,配合高水准的课件视觉呈现,为教学创新提供了优质范本;院级督导蒋斌高度评价了课程架构的完整性与科学性,指出其遵循认知规律,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课程思政与批判性思维训练形成教学闭环,贯通古今中外的内容编排具有示范价值;校级督导胡艳玲提炼出课程三大创新亮点:依托多模态手段和深度问题链构建的立体化教学设计,自然渗透的沉浸式思政教育,以及注重跨学科场景应用的实践导向,充分落实英语教学活动观;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潘婷充分肯定了学院在课程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强调本次研讨会通过搭建优质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学经验的深度共享,并期待学院持续发挥示范辐射效应,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在教学研讨活动中,院长王卓肯定了该课程堪作为跨学科、项目化深度学习模式的典范,设计理念值得推广,随后她针对万方的课程提出两点建议,即需要继续思考优化教学生态的策略,同时在AI赋能教学方面,要解决人机互动等问题,深化元认知教学,推动知识图谱边建边用,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

最后,副校长周珊珊表示了对万方老师课程效果的赞赏和对“优师助航”成果落实的高度认可,肯定了学院的努力。同时她进一步建议从多维度、多角度完善教学路径与内容目标,全方位提升教育模式,增强教学互动,提升学生素养和认知能力。此外她表示,学校会全力提供更多支持,为师生的教学活动创造更优质的教学环境,助力学院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此次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成功践行了“优师助航”系列活动的预期规划,充分展现了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价值,在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架起了一座高效沟通的桥梁。既助力青年教师汲取宝贵的教学经验,加快了其成长步伐,也对外国语学院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推动了学院教育教学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