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庆,男,汉族,讲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2022年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获博士学位。研究兴趣:翻译研究、话语研究、社会语言学。在《当代修辞学》、《外语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话语研究论丛》和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译著有《极端天气》《极端天气生存手册》。
科研成果:
克劳斯·克里彭多夫. 2020. 为何将话语置于行动中研究?田海龙、张立庆译. 当代修辞学(5): 46-55.
Liqing Zhang. 2021. Review of Krippendorff & Halabi (2020): Discourses in action: What language enables us to do.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Politics 20(6): 958-961.
张立庆. 2021.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3):142-152.
张立庆. 2021. 2020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述评. 话语研究论丛(第九辑):128-142.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张立庆. 2022. 基于社会语言学“立场”概念的中央文献标题欠额翻译研究. 外语研究(5):97-103.
张立庆. 2023. 从语言观到译文观---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中央扶贫话语对外翻译. 《话语研究论丛》第十二辑,63-72. 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教学成果:
2016年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山东赛区综合课组三等奖;
2023年“外研社×国才杯” “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组写作赛项国赛金奖(指导教师)
翻译实践:
《极端天气》,独立,2015年2月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39万字。
《极端天气生存手册》,独立,2016年9月出版,人民邮电出版社,47.9万字。
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第十一章《农民在官僚政治下的社会经济生活》,约8000字。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约8000字。
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重点):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第四章《隋唐乡里制度及其实行、演变与区域差异》,约3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