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新疆地区的关注与扶持,体育教育在促进民族团结及增强青少年体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体育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意见》的号召,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并进一步践行山东援疆精神,增进鲁喀两地的情谊,山东师范大学应山东省援疆指挥部的邀请,与山东省跳绳运动协会共同开展一系列活动,旨在通过跳绳项目的支教,向新疆喀什地区传播专业的跳绳知识与技能,帮助当地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同时促进文化交流,践行“文化润疆、体育助疆”的理念。

此次跳绳援疆支教活动由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海鸥与山东省援疆挂职干部、喀什第二中学校副校长王志民共同策划,具体实施由体育学院体育系副主任、山东省跳绳运动协会会长李文记副教授负责。活动旨在通过跳绳运动提升新疆喀什地区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跳绳技能,借助专业的指导与训练,进一步增强其运动能力。这一举措不仅加深了山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两地师生间的交流与协作,更推动了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实施跳绳活动,旨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此次跳绳援疆支教活动主要包含两个核心环节:跳绳技巧的教授以及专业跳绳器材的捐赠。2025年3月6日上午,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文记在疏勒校区鲁喀交流中心101培训室举办了题为《花样跳绳的概述及校园推广策略》的专题讲座。喀什第二中学副校长胡青春、王志民及体育组全体教师,以及来自山东援疆兄弟学校的近60名体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作为体育教育领域的权威,李教授不仅传授了花样跳绳的专业知识,还分享了校园推广的宝贵实践经验,为学校后续成立花样跳绳社团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当日下午,全国跳绳锦标赛冠军、一级裁判员及山东师范大学跳绳队队长于存宝同学在喀什第二中学东城校区的田径场,为初一学生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花样跳绳技能示范课》。全体体育教师以及来自支援新疆的兄弟学校体育教师齐聚现场,亲身感受花样跳绳的独特魅力。于教练凭借其丰富的竞技背景和专业素养,展示了多种花样跳绳技巧,激发了学生们对该项运动的热情。

随后,李文记会长为全体体育教师开展了跳绳基础动作及教学法的实践培训。李会长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通过实例说明,并亲自示范,将跳绳的运动规律与活动形式传授得明晰易懂。参训教师们积极参与,收获颇丰。此次培训不仅使教师们掌握了跳绳的基本动作,还深化了他们对将这些技能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理解。同时,教师们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探索更为多样的教学策略,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的发展。支教团队不仅向喀什地区的师生引入了先进的跳绳理念和规范的跳绳技能,还与学校教师合作设计了简明易学且富有节奏感的绳操。通过在大课间及体育课等场合的推广,旨在将跳绳融入学生的日常锻炼中。

3月13日,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与山东省跳绳运动协会联合向喀什第二中学捐赠了价值近2万元的600根专业跳绳。随后,在3月26日于疏勒县第四小学举行的“齐鲁悦动·爱心绳传”跳绳捐赠仪式上,两单位再次向喀什地区的疏勒四小捐赠了200根专业跳绳。
此次捐赠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不仅为学校进一步贯彻“阳光体育”理念、完善体育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还进一步巩固了体育在“五育并举”中的基础性地位,为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同时,在文化润疆的时代背景下,搭建起山东与喀什之间的交流桥梁。作为对口援疆省份,山东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从教育资源、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支持喀什的发展。此次跳绳捐赠,正是鲁疆两地携手推动文化润疆的有力见证。疏勒四小学校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成立“爱心绳传”教师团队,举办“绳启未来”校园文化节,组建“绳彩飞扬”学生社团,培养“阳光使者”。此举不仅使跳绳成为增强体质的工具,更成为山东与疏勒两地文化交流的纽带,在传递爱心的过程中,促进双方文化的深度融合,助力文化润疆事业稳步前行。
此次跳绳支教活动的成功实施,生动体现了山东对口支援新疆教育的丰硕成果。在专家的专业指导下,喀什地区的体育教师在花样跳绳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们对花样跳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学校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展望未来,喀什二中和疏勒四小将借此次培训契机,积极筹建花样跳绳社团,持续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以期在援疆政策的支持下,校园内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