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由研究生院和经济学院共同主办的第1291期“治学·修身”研究生学术论坛于厚德楼204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关于产业链韧性的研究综述”为主题,由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赵晓光担任主讲人,经济学院研究生参会。
会议伊始,赵晓光从产业链韧性测度的理论框架切入,系统阐述了单指标法与多维度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以及如何利用熵权法降维处理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专利数据等核心指标,进一步解析了产业链抗风险的量化路径。随后,赵晓光提出测度产业链韧性的三个要点:第一,夯实产业链韧性理论根基,深入理解“抵抗、恢复、转型”三重能力的内涵;第二,精准运用产业多样化指数、创新链融合度等既有数据构建分析模型;第三,利用人工智能渗透率、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等新变量搭建研究假设。最后,赵晓光以数字化转型对韧性提升的实证分析为例,阐释了如何通过数据挖掘智能技术“渗透-替代-创新”的动态机制,并建议同学们将韧性测度框架拓展至区域分工、绿色转型等新兴领域,推动产业链研究实现方法论突破。
此次学术论坛通过解析产业链韧性理论框架与价值链网络分析方法,系统讲解了构建产业链动态调整框架的内在机理。赵晓光的精彩讲解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赫芬达尔指数、熵权法等多维度测度工具,提升了同学们的学术创新思维与研究设计能力,为开展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方法论基础。(摄影:孟祥龙)
供稿审核人:吕益国
编辑:张 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