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SPEECHES

冯继康同志在学校2024年教师节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4-09-10

尊敬的各位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个充满收获和喜悦的美好时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共同庆祝第40个教师节,隆重表彰在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等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在此,我首先代表学校,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为学校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离退休教职工和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刚入职的同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受到表彰的老师们、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近年来,我们学校坚持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广泛引育海内外优秀人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我们的老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潜心教书育人,矢志科研创新,用实干实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从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突破提升,到3个学科入围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从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到山东省属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四连冠;从连续两届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到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励再获丰收……学校发展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全校师生多年来持续奋斗和努力拼搏的结果。

刚才听了几位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我更加真切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投身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与执着追求,感受到了老师们、同志们对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深刻思考和积极践行,感受到了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们对教育事业、对山东师范大学的深切热爱和躬耕不辍,自己很受鼓舞和感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和教师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亲切关怀,让我们每个人都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很多人都讲,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教育的春天、教师的春天。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成为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心剂”。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等方面,对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能力,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特别是在我们山东师范大学,学校始终坚守教师教育特色,坚持以培养教师为己任,也一直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文化传承。所以,我们更应该积极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继续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挑大梁,当先锋、作表率。

下面,围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学校高质量发展,我简单讲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第一,要在坚守奋斗中让个人成长更有高度

教师不仅是职业,更是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职业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把教育作为终身事业,热爱学生,尽职尽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寻找到意义与价值,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要始终坚守思想的高度。教育家精神首先表现在“报国”。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党的教育事业,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牢记政治责任,要持续深化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时代课题的认识,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主动将个人追求和职业发展、家国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小我”与“大我”的有机统一。要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一方面抓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上的重要功能和独特优势,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深入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还要努力提升能力的高度。做好老师,必须有扎实学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该要有一潭水。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与学的关系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始终保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牢记“学不可以已”的古训,做到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勤于治学、刻苦钻研,不懈求索、勇于创新。要坚持与时俱进,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汲取新知识,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效率,让自己不仅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还有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真正当好学生学习知识、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在这方面,学校也将继续关心支持老师们的成长与发展。相关部门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继续优化学校的职称评审、绩效奖励等制度体系,继续抓好“三航课堂”建设和教师学习培训,多措并举改善老师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以更大力度支持更多老师向名师成长,逐步形成以名师为龙头、学科带头人为中坚、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梯队,让更多优秀老师脱颖而出。

第二,要在弘德向善中让育人事业更有温度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征在于,这是一个与人打交道,塑造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职业。我们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和大先生,就必须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既做学生的引路人,又做学生成长的陪伴者。

要在涵养师德师风中提升自己内在的温度。涵养师德师风始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内容。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正在不断凸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等重大论断,将师德师风置于教师队伍素质最高位置。我们要积极践行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坚持不懈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和名利观,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认真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坚持将师德表现作为招聘引进、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人才项目申报的首要要求,激励和约束老师们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要在立德树人中积极传递育人的温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持续涵育“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保持爱教育、爱事业、爱学生的定力,坚持把真情、真心、真爱贯穿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大力弘扬“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以人才培养要求、学生成长需求倒逼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改革创新,持续优化专业设置,深入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培养造就优秀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下一步,学校也将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服务观念,继续为老师们深耕科研、潜心育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更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作风,主动关心、及时回应、用心解决老师和同学们集中关心关注的问题。要继续深入推进教育管理和校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强校内的系统互联、数据互通和业务协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老师们不断减负,让大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科研教学工作。

第三,要在敬业担当中让学校发展更有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持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冲刺一流学科,既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励。教育家精神是我们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集中力量攻坚冲刺一流学科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有效破解当前矛盾难题,切实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动力源泉。

要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过程中,共同打造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要以教育家精神提升自己的境界、开阔自己的胸襟,学会从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用教育家的远见卓识系统审视、科学谋划学校未来发展,全校上下共同加强对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真正把谋事与谋势、谋一域与谋全局、谋当下与谋未来统一起来,做到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要深刻洞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内在逻辑,积极参与、共同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不断为学校事业发展塑造新动能。

还要在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过程中,共同跑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建校74年来,学校一直走在山东省属高校的前列。今天,面对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机遇挑战,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激烈竞争环境,学校高质量发展不容有失。虽然现在的竞争很激烈,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有不少困难,但是相信只要我们锚定“冲一流”目标不放松,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向一致、步调一致,我们就一定能激发学校发展的新生机、新活力,就一定能够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省高校前列。

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希望大家在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下,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新时代学校“一一五五”发展思路,一起追求卓越、踔厉奋发、砥砺奋进,共同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同时也衷心希望各位荣休教职工,希望各位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能继续关心、关注和支持学校发展,尤其是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等方面继续发光发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力量。各单位、各部门要主动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年轻老师和同学们也要主动向老前辈们学习和取经,共同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明天就是教师节,很快又将迎来中秋节。在此,衷心祝愿老师们、同志们、同学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