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周四)下午,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文渊楼A413学术会议室成功举办第12期"语师同行"系列讲座。本次活动特邀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科普翻译领域权威学者徐彬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英语系副主任刘焱主持,各系部二十余位教师聆听了讲座。


徐彬教授以"科普翻译新谈"为主题,系统构建了包含科学翻译理论框架、知识管理技术应用、翻译辅助工具实操、跨学科研究启示等维度的完整知识体系。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与案例解析,徐教授深度剖析了科学著作翻译的范式革新,着重分享了基于语料库技术的翻译质量控制系统,并现场演示了专业软件在科普翻译中的创新应用。
在学术互动环节,徐教授特别创设"思维孵化工作坊",引导与会教师通过头脑风暴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他创新性地提出"科普翻译的‘三还原’策略",结合数字化工具,现场示范如何高效转化日常教学中的灵光乍现,从而为翻译研究提供可持续的学术课题。这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呈现方式,引发了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值得关注的是,徐教授创造性地论证了科普翻译对人文社科研究的双向赋能机制。通过解剖《时间简史》等经典译著的创作过程,他揭示了科学思维对人文研究的范式重构价值,并分享其通过翻译实践反哺文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案例。这种学科跨界融合的新视角,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全新的学术视角与研究方法。
历时90分钟的学术盛宴结束后,与会教师围绕术语标准化、跨文化传播等热点问题与 徐教授展开深度探讨。刘焱在总结时指出,徐老师笔耕不辍,在翻译实践中持续产出,其勤劳、严谨的态度和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的精神令人钦佩。本次讲座不仅描画了科普翻译的知识图谱,更开辟了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学院推进新文科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参训教师普遍反馈,这种"理论解构-工具实操-思维升级"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有效实现了专业能力与学术视野的双重提升。
本次讲座是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持续推进"语师同行"品牌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教发中心未来将继续以多元化学术活动助力教师成长,为学科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