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第十届“奔向莫斯科”俄语奥林匹克竞赛决赛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本届赛事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吸引全国多所师范院校百余名俄语专业学生参与。此次赛事系我院学生首次参赛,俄语专业大二学生刘烨臻和大三学生董爱梅闯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董爱梅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出色的临场表现,荣获全国二等奖,彰显了我院俄语教学的扎实功底与育人成效。
以赛砺技:语言能力与师范特色的交融
“奔向莫斯科”俄语奥林匹克竞赛是国内师范院校俄语领域的权威赛事,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旨在以竞赛推动中俄人文交流与师范教育创新。本届赛事分为线上初赛与线下决赛两阶段,全面考察选手的俄语翻译、演讲及跨文化应用能力。董爱梅同学从初赛中脱颖而出,并在决赛中以流畅的俄语表达、精准的即兴口译和深度的文化解读赢得评委认可。
师生共进:专业培养的匠心锤炼
为助力学生备赛,我院俄语系的韩悦副教授为学生进行了个性化辅导。聚焦语法强化与翻译策略,结合俄罗斯文学、历史等专题深化文化理解;通过模拟演讲、口译实战及跨文化案例分析,全方位提升其综合能力。董爱梅在决赛抽签即兴演讲环节以《我的超级英雄》为题,巧妙融合语言教学与中俄文化互鉴,展现了我院学子的创新思维与师范素养。
厚积薄发:俄语教学成果的生动印证
董爱梅的佳绩是我院俄语专业长期深耕教学的缩影。近年来,学院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创新“语言+师范+文化”培养模式,开设俄语教学法、俄语实践教学实训等特色课程,强化学生语言应用与跨文化教学能力。学生多次在国家级俄语赛事中斩获荣誉,专业能力广受认可。
传承展望:以语言为媒赋能教育
此次获奖开启了我院在“奔向莫斯科”竞赛中的良好势头。俄语系主任孙嵩霞表示:“竞赛是检验教学的窗口,更是激励创新的动力。未来,我们将深化与俄方高校合作,推动课程共建与师范认证项目,培育更多兼具语言才华与教育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以语言为舟,载育人之梦。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将继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在中俄人文交流与师范教育融合的道路上笃行致远。
